3月22日-5月22日,第四届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正式举办。为做好节水知识科普宣传工作,本次大赛正式开始答题前,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节约用水知识普及,供广大参与者学习了解。4月23日开启的全国节约用水知识大赛有奖答题,题目将全部从上述范围内抽取。欢迎大家持续学习,积极答题!
根据《节约用水术语》(GB/T 21534—2021),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后,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标准和要求,可以再次利用的。
地球表面约71%被水覆盖,但有97%是咸水,剩下的淡水中有一半以上是凝固的冰川。能够直接利用的江、河、湖泊等仅占地球全部水量的。
国家保护水资源,采取有效措施,保护植被,植树种草,涵养水源,防治水土流失和。
2021年12月9日,水利部、中央文明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《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》,指出要。
根据黄河保护法,国家在黄河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、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,鼓励、推广使用,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、生活方式,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,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。
2021年12月9日,水利部、中央文明办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《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》,从“了解水情状况,树立节水观念”“弘扬节水美德,参与节水实践”3个方面对公众的节水意识、用水行为、节水义务提出了朴素具体的要求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基本补齐节约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和监管能力弱项,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用水总量控制在亿立方米以内。